新聞中心
新聞資訊
聯(lián)系我們
手機:18739187123
電話:0391-7588881
郵箱:970512272@qq.com
地址:武陟縣大虹橋鄉(xiāng)安張村陽魁路中段南側70米
公司新聞
防腐蝕技術基本思路
- 作者:立博
- 來源:wtreedial.com
- 發(fā)布時間:2025-03-26
- 點擊:0

腐蝕是材料和環(huán)境間反應造成的損傷,發(fā)生于材料/環(huán)境界面。腐蝕理論指出,金屬材料腐蝕原因是表面形成工作著的腐蝕電池,即存在不同電位的電極及電極間的電子通道和離子通道。金屬防腐蝕技術主要是破壞其條件,使腐蝕電池無法工作。目前工程上有四類防蝕技術,分別是選材和材料表面改性、緩蝕劑技術、覆蓋層技術和電化學保護技術。
選材和材料表面改性著眼于材料本身,通過合理選擇材料、研制更耐腐蝕新材料或者改變材料工作表面性質來達到克服或減緩材料腐蝕問題。這項技術依靠材料科學家配合,某種程度上以材料科學家為主力進行開發(fā)。例如:石油化工、煉油工業(yè)不斷提出新的耐腐蝕要求,促使新的耐蝕材料發(fā)展。實際上,材料服役過程只有界面和環(huán)境接觸,所以材料表面改性可能是更經(jīng)濟有效的手段。例如“三束改性”技術是利用電子束、離子束、激光束等高能粒子對材料表面局部加工,獲得耐腐蝕性好的表面層。例如在普通碳鋼工件表面沉積含鉻、鎳金屬層后,再用激光束進行局部熔融,獲得類似不銹鋼成分的表面層。這樣得到的零部件具有碳鋼的成本和不銹鋼的使用性能。
緩蝕劑技術著眼于環(huán)境。通過向環(huán)境加入少量化學物質,使環(huán)境的腐蝕性在數(shù)量級上成倍降低,這類物質稱為緩蝕劑。緩蝕劑多是一些化工生產(chǎn)的有機下腳料,具有較復雜分子結構,其之所以能靠少量分子改變環(huán)境對材料的腐蝕速度,是它們能被吸附在金屬表面,最終在界面上起作用。緩蝕劑本身屬于精細化工或應用化學研究領域,但緩蝕劑的效率測量和評價方法是腐蝕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
前兩種技術最終是作用在材料的界面,但后兩種技術:覆蓋層技術和電化學保護技術,便直接的著眼于材料/環(huán)境界面,是應用范圍廣泛的防腐蝕技術,也是腐蝕科學與工程重點研究內(nèi)容之一。